互联网项目中MySQL应该选什么事务隔离级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孤独烟

引言

开始我们的内容,相信大家一定遇到过下面的一个面试场景

面试官:“讲讲mysql有几个事务隔离级别?”  

你:“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串行化四个!默认是可重复读”

面试官:“为什么mysql选可重复读作为默认的隔离级别?”   

(你面露苦色,不知如何回答!)   

面试官:”你们项目中选了哪个隔离级别?为什么?”   

你:“当然是默认的可重复读,至于原因。。呃。。。”   

(然后你就可以回去等通知了!)

为了避免上述尴尬的场景,请继续往下阅读!

Mysql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那互联网项目中Mysql也是用默认隔离级别,不做修改么?

OK,不是的,我们在项目中一般用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这个隔离级别!

what!居然是读已提交,网上不是说这个隔离级别存在不可重复读幻读问题么?不用管么?好,带着我们的疑问开始本文!

正文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在Oracle,SqlServer中都是选择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作为默认的隔离级别,为什么Mysql不选择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作为默认隔离级别,而选择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作为默认的隔离级别呢?

Why?Why?Why?

这个是有历史原因的,当然要从我们的主从复制开始讲起了!

主从复制,是基于什么复制的?

是基于binlog复制的!这里不想去搬binlog的概念了,就简单理解为binlog是一个记录数据库更改的文件吧~

binlog有几种格式?

OK,三种,分别是

  • statement:记录的是修改SQL语句
  • row:记录的是每行实际数据的变更
  • mixed:statement和row模式的混合

那Mysql在5.0这个版本以前,binlog只支持STATEMENT这种格式!而这种格式在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这个隔离级别下主从复制是有bug的,因此Mysql将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作为默认的隔离级别!

接下来,就要说说当binlog为STATEMENT格式,且隔离级别为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时,有什么bug呢?如下图所示,在主(master)上执行如下事务

此时在主(master)上执行下列语句

select * from test

输出如下

+---+
| b |
+---+
| 3 |
+---+
1 row in set

但是,你在此时在从(slave)上执行该语句,得出输出如下

Empty set

这样,你就出现了主从不一致性的问题!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在master上执行的顺序为先删后插!而此时binlog为STATEMENT格式,它记录的顺序为先插后删!从(slave)同步的是binglog,因此从机执行的顺序和主机不一致!就会出现主从不一致!

如何解决?

解决方案有两种!

(1)隔离级别设为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在该隔离级别下引入间隙锁。当Session 1执行delete语句时,会锁住间隙。那么,Ssession 2执行插入语句就会阻塞住!

(2)将binglog的格式修改为row格式,此时是基于行的复制,自然就不会出现sql执行顺序不一样的问题!奈何这个格式在mysql5.1版本开始才引入。因此由于历史原因,mysql将默认的隔离级别设为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保证主从复制不出问题!

那么,当我们了解完mysql选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作为默认隔离级别的原因后,接下来我们将其和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进行对比,来说明为什么在互联网项目为什么将隔离级别设为读已提交(Read Com

对比

ok,我们先明白一点!项目中是不用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串行化(Serializable)两个隔离级别,原因有二

  • 采用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一个事务读到另一个事务未提交读数据,这个不用多说吧,从逻辑上都说不过去!
  • 采用串行化(Serializable),每个次读操作都会加锁,快照读失效,一般是使用mysql自带分布式事务功能时才使用该隔离级别!(笔者从未用过mysql自带的这个功能,因为这是XA事务,是强一致性事务,性能不佳!互联网的分布式方案,多采用最终一致性的事务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我们该纠结都只有一个问题,究竟隔离级别是用读已经提交呢还是可重复读?

接下来对这两种级别进行对比,讲讲我们为什么选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作为事务隔离级别!

假设表结构如下

 CREATE TABLE `test` (
`id` int(11NOT NULL,
`color` varchar(20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数据如下

+----+-------+
| id | color |
+----+-------+
|  1 |  red  |
|  2 | white |
|  5 |  red  |
|  7 | white |
+----+-------+

为了便于描述,下面将

  •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简称为RR;
  • 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简称为RC;

缘由一:在RR隔离级别下,存在间隙锁,导致出现死锁的几率比RC大的多!

此时执行语句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d <3 for update;

在RR隔离级别下,存在间隙锁,可以锁住(2,5)这个间隙,防止其他事务插入数据!
而在RC隔离级别下,不存在间隙锁,其他事务是可以插入数据!

ps:在RC隔离级别下并不是不会出现死锁,只是出现几率比RR低而已!

缘由二:在RR隔离级别下,条件列未命中索引会锁表!而在RC隔离级别下,只锁行
此时执行语句

update test set color = 'blue' where color = 'red'

在RC隔离级别下,其先走聚簇索引,进行全部扫描。加锁如下:

但在实际中,MySQL做了优化,在MySQL Server过滤条件,发现不满足后,会调用unlock_row方法,把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放锁。

实际加锁如下然而,在RR隔离级别下,走聚簇索引,进行全部扫描,最后会将整个表锁上,如下所示

缘由三:在RC隔离级别下,半一致性读(semi-consistent)特性增加了update操作的并发性!

在5.1.15的时候,innodb引入了一个概念叫做“semi-consistent”,减少了更新同一行记录时的冲突,减少锁等待。

所谓半一致性读就是,一个update语句,如果读到一行已经加锁的记录,此时InnoDB返回记录最近提交的版本,由MySQL上层判断此版本是否满足update的where条件。若满足(需要更新),则MySQL会重新发起一次读操作,此时会读取行的最新版本(并加锁)!

具体表现如下:

此时有两个Session,Session1和Session2!

Session1执行

update test set color = 'blue' where color = 'red'

先不Commit事务!

与此同时Ssession2执行

update test set color = 'blue' where color = 'white'

session 2尝试加锁的时候,发现行上已经存在锁,InnoDB会开启semi-consistent read,返回最新的committed版本(1,red),(2,white),(5,red),(7,white)。MySQL会重新发起一次读操作,此时会读取行的最新版本(并加锁)!

而在RR隔离级别下,Session2只能等待!

两个疑问

在RC级别下,不可重复读问题需要解决么?

不用解决,这个问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你数据都已经提交了,读出来本身就没有太大问题!Oracle的默认隔离级别就是RC,你们改过Oracle的默认隔离级别么?

在RC级别下,主从复制用什么binlog格式?

OK,在该隔离级别下,用的binlog为row格式,是基于行的复制!Innodb的创始人也是建议binlog使用该格式!

总结

本文啰里八嗦了一篇文章只是为了说明一件事,互联网项目请用: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这个隔离级别!

Laravel文件上传

Laravel文件系统是基于Frank de Jonge的Flysystem扩展包
提供了简单的接口,可以操作本地端空间、AmazonS3、Rackspace Cloud Storage
可以非常简单的切换不同的保存方式,但仍使用相同的API操作
支持 local ftp s3 rackspace
默认是local 就是本地
s3是亚马逊的配置,在国内用的很少,国内可以弄个阿里云OSS 七牛存储
本人laravel版本是5.2

然后我们新建一个控制器方法,然后添加对应的路由

Route::any('/upload',"StudentController@upload");

public function upload(Request $request){
   if($request->isMethod('POST')){
      //var_dump($_FILES);
      //exit;
      $file = $request->file('files');
      //dd($file);
      //判断文件是否上传成功
      if($file->isValid())
      {
         //原文件名
         $originalName = $file->getClientOriginalName();
         //文件扩展名
         $ext = $file->getClientOriginalExtension();
         //文件MImeType
         $type = $file->getClientMimeType();
         //文件临时绝对路径
         $realPath = $file->getRealPath();
         //为了避免重名
         $filename = date('YmdHis').'-'.uniqid().'.'.$ext;
         echo $filename;
         $bool = Storage::disk('uploads')->put($filename,file_get_contents($realPath));
         //var_dump($bool);
      }
      echo 'ok';
   }
   return view('student.upload');
}

模板文件是根据auth下面login.blade.php修改的如下:

@extends('layouts.app')

@section('content')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row">
        <div class="col-md-8 col-md-offset-2">
            <div class="panel panel-default">
                <div class="panel-heading">Login</div>
                <div class="panel-body">
                    <form class="form-horizontal" role="form" method="POST" action="{{ url('/login') }}">
                        {{ csrf_field() }}

                        <div class="form-group{{ $errors->has('email') ? ' has-error' : '' }}">
                            <label for="email" class="col-md-4 control-label">E-Mail Address</label>

                            <div class="col-md-6">
                                <input id="email" type="email" class="form-control" name="email" value="{{ old('email') }}">

                                @if ($errors->has('email'))
                                    <span class="help-block">
                                        <strong>{{ $errors->first('email') }}</strong>
                                    </span>
                                @endif
                            </div>
                        </div>

                        <div class="form-group{{ $errors->has('password') ? ' has-error' : '' }}">
                            <label for="password" class="col-md-4 control-label">Password</label>

                            <div class="col-md-6">
                                <input id="password" type="password" class="form-control" name="password">

                                @if ($errors->has('password'))
                                    <span class="help-block">
                                        <strong>{{ $errors->first('password') }}</strong>
                                    </span>
                                @endif
                            </div>
                        </div>

                        <div class="form-group">
                            <div class="col-md-6 col-md-offset-4">
                                <div class="checkbox">
                                    <label>
                                        <input type="checkbox" name="remember"> Remember Me
                                    </label>
                                </div>
                            </div>
                        </div>

                        <div class="form-group">
                            <div class="col-md-6 col-md-offset-4">
                                <button type="submit" class="btn btn-primary">
                                    <i class="fa fa-btn fa-sign-in"></i> Login
                                </button>

                                <a class="btn btn-link" href="{{ url('/password/reset') }}">Forgot Your Password?</a>
                            </div>
                        </div>
                    </form>
                </div>
            </div>
        </div>
    </div>
</div>
@endsection

OK,完成了,测试下

软件开发模式对比(瀑布、迭代、螺旋、敏捷)

本文转自:https://www.cnblogs.com/tianguook/p/4004726.html

1、瀑布模型是由W.W.Royce在1970年最初提出的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式开发是一种老旧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法。
瀑布模型式是最典型的预见性的方法,严格遵循预先计划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集成、测试、维护的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成果作为衡量进度的方法,例如需求规格,设计文档,测试计划和代码审阅等等。

瀑布式的主要的问题是它的严格分级导致的自由度降低,项目早期即作出承诺导致对后期需求的变化难以调整,
代价高昂。瀑布式方法在需求不明并且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变化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可行的。

2、迭代式开发也被称作迭代增量式开发迭代进化式开发,是一种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相反的软件开发过程,它弥补了传统开发方式中的一些弱点,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生产率。
什么是迭代式开发?
每次只设计和实现这个产品的一部分,
逐步逐步完成的方法叫迭代开发,
每次设计和实现一个阶段叫做一个迭代.

在迭代式开发方法中,整个开发工作被组织为一系列的短小的、
固定长度(如3周)的小项目,被称为一系列的迭代。
每一次迭代都包括了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
采用这种方法,开发工作可以在需求被完整地确定之前启动,
并在一次迭代中完成系统的一部分功能或业务逻辑的开发工作。
再通过客户的反馈来细化需求,并开始新一轮的迭代。

迭代式开发的优点:
1、降低风险
2、得到早期用户反馈
3、持续的测试和集成
4、使用变更
5、提高复用性

螺旋开发,1988年,巴利·玻姆(Barry Boehm)正式发表了软件系统开发的“螺旋模型”,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螺旋模型”刚开始规模很小,当项目被定义得更好、更稳定时,逐渐展开。

“螺旋模型”的核心就在于您不需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把所有事情都定义的清清楚楚。您轻松上阵,定义最重要的功能,实现它,然后听取客户的意见,之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如此不断轮回重复,直到得到您满意的最终产品。
(1)制定计划:确定软件目标,选定实施方案,弄清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

(2)风险分析:分析评估所选方案,考虑如何识别和消除风险;

(3)实施工程:实施软件开发和验证;

(4)客户评估:评价开发工作,提出修正建议,制定下一步计划。
螺旋模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方法体系,因为在每个阶段之前及经常发生的循环之前,都必须首先进行风险评估。

敏捷软件开发又称敏捷开发, 是一种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些新型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一种软件开发能力。它们的具体名称、理念、过程、术语都不 尽相同,相对于“非敏捷”,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 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软件开发中人的作用。

  • 人和交互 重于过程和工具。
  • 可以工作的软件 重于求全而完备的文档。
  • 客户协作重于合同谈判。
  • 随时应对变化重于循规蹈矩。

其中位于右边的内容虽然也有其价值,但是左边的内容最为重要。
人员彼此信任 人少但是精干 可以面对面的沟通

项目的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小组主要的工作方式可以归纳为:作为一个整体工作; 按短迭代周期工作; 每次迭代交付一些成果;
关注业务优先级; 检查与调整。

最重要的因素恐怕是项目的规模。规模增长,面对面的沟通就愈加困难,
因此敏捷方法更适用于较小的队伍,40、30、20、10人或者更少。
大规模的敏捷软件开发尚处于积极研究的领域。

四者对比区别:

传统的瀑布式开发,也就是从需求到设计,从设计到编码,从编码到测试,从测试到提交大概这样的流程,要求每一个开发阶段都要做到最好。
特别是前期阶段,设计的越完美,提交后的成本损失就越少。

迭代式开发,不要求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做的都是最完美的,而是明明知道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却偏偏不去完善它,而是把主要功能先搭建起来为目的,以最短的时间,
最少的损失先完成一个“不完美的成果物”直至提交。然后再通过客户或用户的反馈信息,在这个“不完美的成果物”上逐步进行完善。

螺旋开发,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方法体系,因为在每个阶段之前及经常发生的循环之前,都必须首先进行风险评估。

敏捷开发,相比迭代式开发两者都强调在较短的开发周期提交软件,但是,敏捷开发的周期可能更短,并且更加强调队伍中的高度协作。
敏捷方法有时候被误认为是无计划性和纪律性的方法,实际上更确切的说法是敏捷方法强调适应性而非预见性。

适应性的方法集中在快速适应现实的变化。当项目的需求起了变化,团队应该迅速适应。这个团队可能很难确切描述未来将会如何变化.

mysql 索引

今天整理下mysql索引直接上截图

表比较简单 结构和索引如下

LIKE 相关:

有疑问的地方:

总结:对于单值索引,尽量选择过滤更好的索引

组合索引,过滤性好的索引尽量放在前面

选择组合索引,尽量选择可以包含where更多的字段索引,不确定的时候多explain吧,分析调整到合适的SQL

安装php pcntl扩展

服务器上是php 5.6.40的版本,去php.net下载一下源文件

解压出来 tar -zxvf php-5.6.40.tar.gz

cd hp-5.6.40/ext/pcntl

我的phpize 在/usr/bin/下面

执行:/usr/bin/phpize ./configure –with-php-config=/usr/bin/php-config

然后  ./configure  -》 make-》  make install

看到生成了一个so文件

vim /etc/php.ini 加入 extension=pcntl.so

然后重启php-fpm

看下phpinfo()

OK 搞定!

CentOS7 linux下yum安装redis 新

前面转了一篇centos下yum安装redis的文章,但自动安装安装的redis是老的版本,一般是redis.3.* 现在redis都5.*了

下面来用yum 安装最新版本的redis:

1. 安装 Remi

yum install -y http://rpms.famillecollet.com/enterprise/remi-release-7.rpm

remi 是什么东东:Remi repository 是包含最新版本 PHP 和 MySQL 包的 Linux 源,由 Remi 提供维护

2. 安装 Redis。

yum –enablerepo=remi install redis

3. 启动 Redis 服务。

systemctl start redis 或 service redis start

redis-server –version 或 redis-cli –version 看看版本是不是5.*了吧